我們超喜歡《江湖本色》的,也對《槍神》印象不錯,更是時不時就回去玩一下《熱線邁阿密》──雖然這款遊戲常常讓我們憤怒地將控制器往牆上扔。這也是為什麼《香港大屠殺》這款來自瑞典小型遊戲開發工作室Vreski 的作品會在2017年公開時就引起我們的注意。唯一的問題在於:這遊戲是否對得起其靈感來源?
好,我們簡單地說,其實不算是有。顯然,當然不能這樣一言以蔽之,讓我們娓娓道來。那些想尋求帶來故事與玩法兩者的玩家們可以把《香港大屠殺》從你的清單上劃掉了,但好消息是,這麼說是由於故事的關係,而非玩法。你應該已經聽說過了:一名前任警察想要對那些殺害了其夥伴的黑社會尋求復仇。讓敘述感覺起來有點老掉牙的主因在於其呈現之方式。故事大半都是透過回想講述,我們如雜技演員般的朋友大半時間都坐在審訊室當中解釋為什麼這個城市充滿了死掉的黑幫成員與千瘡百孔──比篩子上的洞還要多的建築物。這些簡短、充滿了文字敘述的場景混合了一些經常重複的「電影」場景。我們會把電影括起來,是因為它們主要是脫離角色臉部的特寫,或者是遠處的陰影形象──不是奧斯卡獎偏好的那種內容。也許這些時刻不是我們的那杯茶,但行動本身可就不一樣啦。
當然囉,玩法並不是特別深刻什麼的,但儘管我們由於在完美逃跑的情況下仍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而死亡、只好挫折地關掉遊戲,卻又忍不住重新啟動的關鍵在於──非常吸引人的視覺效果,還有很精良的控制方法。由於你因為一顆子彈而死,上述後者就非常重要了。增加一些敏感度使得控制非常靈敏,你可以毫無困難地瞄準你指定的壞人,特別是將之與慢動作結合的時候。
《香港大屠殺》很容易就被視為一款緩慢但如果不是由於你可以躲避子彈並在透過啟動非常大量的慢動作和/或按下我們所謂的「Neo」按鈕,使你的角色做出連續性的雜技跳躍或滑動,並看起來很酷的話,其實它很容易就會被視為俗麗的《熱線邁阿密》緩慢模仿版本。Vreski 知道這麼做有多好玩,因為玩家這麼做的時候是無敵的,而且無論子彈是否有擊中你也不重要,因為你在躲避動畫的期間是不可能被打中的。聽起來好像有點太簡單了是吧?別怕,你還是會死得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多次。
每一關卡中都充滿敵人,如果你進到一個有兩名以上敵人的房間,情勢會急遽升溫。最後,你會進入這樣的一個場面:整個房間充滿飛來飛去的子彈,你不會認為這是個理想的情況,因為只要一顆子彈就能輕易將你殺死。而且當敵人也有那些魔法般的躲避技巧時,就更不輕鬆啦,這經常迫使你必須邊玩邊評估接下來該怎麼做。非常快速的加載時間也顯示你會經常死亡,所以被一顆隱藏在殘骸碎片中的子彈(在每個高度可破壞的環境內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理原因)或不合時宜的閃避恢復那一刻擊中,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惱人。
另一項使得遊戲玩起來不那麼令人感到挫折的部分是,35個關卡都挺短的。最短大概20秒,最長也差不多就3分鐘吧,使得這些生死循環緊湊而刺激,無論你只是為了樂趣玩玩或者試圖要完成3個差不多的挑戰都一樣。這些重複玩法倒是遊戲的一大缺陷,缺少了多樣化,不過仍然有其特色。
從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到車庫乃至於公寓大樓聽起來好像是很多元化,但其實這些地點不少都以同樣的方式構築。看到同樣的門廊、窗戶、敵人類型與挑戰在全部的關卡中出現,真的會削弱其他方面的體驗。 即使從第一關開始,玩家就會學習如何從走入牆壁或者在來回在同一定點走動的敵人身上佔便宜。有5個Boss 都遵循一樣的套路,你必須沿著一條特定的路徑追逐他們,感覺更糟了。如果不是有能使用 SMG,霰彈槍和突擊步槍擴大和升級你的武器庫的選項,還有能夠扛下兩次槍擊的敵人與改變的背景,那基本上這就會變成從頭到尾複製貼上的玩法設計。
高重複度真的很可惜,因為我們很喜歡《香港大屠殺》的核心玩法。看著敵人與環境兩者都由於我們的行動而被抹殺破壞是一種視覺享受,我們有過度放縱的危險,特別是在遊戲的基本慢動作場景之中。良好的控制使大多數死亡成為你自己的錯,每次殺戮都是一種真正的刺激。 那些喜歡《駭客任務》大廳場景和吳宇森電影的人可能會喜歡這個遊戲──至少如果你願意跳過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陳舊故事、忍受一些愚蠢的敵人,並從頭到尾體驗同樣的遊戲玩法的話。《香港大屠殺》是遊戲對爆米花動作片的致敬,我們認為它可能會讓同樣的粉絲群感到高興。